查看原文
其他

豫王坟外交部宿舍十号楼旧事(之二 上)五十年代外交部干部职工的居住情况

孟京生 外交官说事儿 2023-12-06

作者简介


孟京生  外交部第一代外交人员的子女,父母都是1950年调入外交部的干部。




点击阅读前文

  CLICK

 之一:写在前面的话


外交部在1949年11月正式成立后,开始迅速扩展,从全国各地各部门调集人员,充实外交部的干部队伍,其中一部分充实部里各业务部门,一部分外派到驻外使馆。

到50年代末,在编人数已经从建部时的170多人增长到近2000,翻了10番。业务部门也从6个发展到十几个。外交部老部里面已经挤得满满登登了。大批调入外交部的干部、职工都分散挤居在东城区的各个胡同中,一句话——散居。

越来越多的干部调入外交部,给住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困难,很多驻外使馆的干部回国都没地方住。

拿我家来说吧。我爸我妈1950年7-8月份到缅甸使馆任职。我大哥放在“六一”幼儿园全托。当时外交部没有自己的幼儿园,“六一”幼儿园是国务院所属的幼儿园,就是原来的延安第二保育院,位于玉泉山一带。我大哥周末也在幼儿园。我二哥只有一岁多,放在父母的战友家寄养,后来外交部西郊幼儿园建成后才入托进园。我三哥、四哥分别是1951年、1952年在缅甸使馆出生。到1954年我出生时,父母任满回国。

近年的栖凤楼胡同


那时我们在北京没有家,没有固定住处,临时住在东单的栖凤楼胡同55号渤海饭店。这饭店是外交部包下来的,当作招待所用。

栖凤楼胡同西口,右边的食品店叫一店。左边的东单粮油食品店卖崂山火烧,很有名。


栖凤楼胡同当时是一条挺大的街,南邻长安街,北邻北极阁胡同。

作者本人就是在栖凤楼胡同出生的


北极阁胡同头条1号、2号是李立三住的地方,解放前是北平警备副司令胡伯翰的宅子。栖凤楼胡同37号是中直第四医院,我就是在那儿出生的。现在栖凤楼胡同已经被拆没了,旧址上盖了新建筑——交通部和全国妇联活动中心。北极阁胡同还在。

北极阁胡同


外交部的干部多住在东城区的胡同里。有些是名人旧宅,有些是国民党党政要人的宅邸。例如,原来梅兰芳的住宅无量大人胡同6号,挤住着几家司局级干部,有黄华、乔冠华龚澎、陈家康、何伟、徐晃、周竹安等几家。后来,报房胡同35号宿舍楼盖好后就搬到那里去了。

那时北京还没有什么高楼大厦,政府机关多是利用日伪和国民党时期留下的大一点的建筑。

外交部街33号


外交部本部就是利用前清最豪华的建筑——外交部街33号,当初清廷是为了接待德国皇太子而兴建的西洋建筑。后来德国皇太子没来成,没用上。民国时是北洋政府的外交部,所以这条胡同(也可以说是街)就取名为“外交部街”。不是因为新中国外交部在此地取的名。

袁世凯就任民国大总统时在此地宣誓就职。孙中山来北京时就住在这地方。日伪时期好像是华北政务委员会的所在地,就是王楫唐、齐燮元这帮汉奸的老窝。光复后,这地方又成了北平警备司令部。北平解放后,一度是我党的华北革命大学驻地。

后来外交部定址于此。外交部就是1949年11月在这儿,由周恩来宣布成立的。当时出席外交部建部的人近两百人。这些人是外交部最早的元老级人物,后来一直是外交部干部架构的主干,很受人尊敬。

那时位于雅宝路的外交部招待所还没有建成。这时,我家七口人加上一个保姆阿姨。

顶银胡同


不久,外交部分了一间房子,在顶银胡同3号。这是以前一个大官僚的宅邸,主建筑是一座两层的小楼,上下有十来间屋子,东西各有一排厢房。我家人口多,又分配了一间东厢房。这里住有二十多家,基本上都是每家一间屋子,一家人挤在一起住。这种模式基本与无量大人胡同差不多。

与我家为邻的是林中家。他家六个孩子,比我家人还多。大哥林小平是育才学校的。两个弟弟小立和小青(小六)是育英学校的。林中后来是外交部政治部主任、部领导。

另一户隔壁邻居是肖青张景珍一家。肖青的姑父是以前党内的重量级人物王明。肖青有一对双胞胎女儿——孟丽、孟娜,与我同岁。家中的老太太,我们叫“孟大娘”。

还有唐海光一家,兄弟四个,唐文海、唐文清、唐文波、唐文建。我们从小就在一起玩儿。老大文海是育才的,文清和文波是育英学校的。那时家家的子女情况都差不多,每家都是多子女。孩子中年级大一点儿的多在育才上学,年级小的多在育英上学。

同楼住的还有任以沛一家,三个儿子——任友林、毛毛、小不点儿。过了好多年才知道,小不点儿大名叫任友苏。从小到大我一直直呼“不点儿”。

厨房、厕所是大家公用的。公用厨房只有一个,在楼上。大多数家庭都在门口的过道生炉子做饭,只有到冬天才在室内做饭。50年代,北京市除了一些机关单位外,尚无烧锅炉集中供暖,生活在城里胡同的居民都是靠自家的火炉烧煤,做饭、取暖。

上厕所基本上都是胡同里的公共厕所,只有少数大宅门自家院子有厕所。厕所没有自来水冲洗,奇臭无比,都是靠掏粪工人隔三岔五背着木桶来掏走。我们住的顶银胡同3号好在有自来水和冲水厕所。楼上楼下各一个厕所,蹲坑冲水的那种。后院把角也有一个蹲坑冲水厕所,分男女,有牌子标志。

顶银胡同3号还有暖气。这个院子自己有一个锅炉,冬天烧煤供暖,暖气片是外国的,圆鼓鼓的,有点儿奇怪的样子。地下室是储放煤的地方。这在50年代可以说是北京市胡同生活的最高水平了。这一带叫赵家楼,原来的居住者都是民国新贵,有电力、自来水和下水管道,院子里还有一个手压水机。

后院不大,但有点荒,经常看见有黄鼠狼出没,还有人在后院逮着过刺猬。野猫经常在夜里到公用厨房偷东西吃。大人孩子都见怪不怪了。

我们院子北面隔墙的邻居是李大钊的宅邸,解放后李运昌在那儿住,家里还有李大钊的其他亲属住。这家有个孩子,与我二哥是育才的同学。我们小时候以为李运昌是李大钊的儿子,也弄不清楚,长大之后才知道李运昌不是李大钊的儿子,以讹传讹好多年。

贡院胡同7号也是近邻,人大委员会副秘书长梅龚彬住在那里。他的儿子梅建明和我大哥是同班同学。他家是个独院儿。

顶银胡同17号也是外交部的宿舍,有集体宿舍,也有住家的,约有20多间房,房子面积都比较小。这地方在日伪时期是妓院,给日本鬼子兵开办的。生活设施跟3号差不多,好像没有暖气。

由于当时北京没有什么楼房,站在顶银胡同3号的大阳台上可以看到北京火车站的兴建。一开始北京火车站后面盖了个大楼,大人们说是新火车站。本来都盖得挺高的了,不知何故又给废了,在前面又盖了新的北京火车站,就是人们现在看到的样子。新火车站建起来的同时,那未完成的建筑给拆了。

顶银胡同东头不远就是现在的社会科学院,那时是解放军的海军司令部。后来西郊的海军大院盖好了,海军司令部就搬走了,临走前还办了个展览,附近的居民可以去参观。我家阿姨带着我去参观,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真枪真炮,印象极深。

顶银胡同现在还在,但附近的地名发生变化。前赵家楼胡同还在,但地名叫赵家楼了。我们小时候还知道有个赵家楼医院。我小时候放鞭炮被火药烧了手,就是在赵家楼医院看的。它也是“五四”运动中火烧赵家楼、痛殴章宗祥的地方,距顶银胡同隔两三条胡同,很近。

位于雅宝路的外交部招待所和建外使馆区几乎是同时盖的,是50年代末兴建的。那时出了建国门,过了护城河,就是一片废墟,间有附近农民种的庄稼地。

建国门城墙老照片

(有铁路的这张是从城墙往东照的。桥是建国门东的护城河,远处没有什么村庄和庄稼地。北平解放前更是军事工事密布。)

(建国门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古观象台了。这是北京城的唯一。古观象台幸运地保留下来了,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)



我父母在国内部里工作了一年多,就被派到蒙古任参赞去了,之后每次回国都住在雅宝路的外交部招待所,我们孩子住在顶银胡同。这种情况越来越突出,驻外干部在解放10年后还没有个可以落脚的自己的家。外交部的孩子随父母住过雅宝路招待所的可不在少数。


- 未完待续 -

 文字 | 孟京生  图片 |  作者提供、网络    

编辑 | 外交官说事儿 元元

更多精彩

敬请关注“外交官说事儿”

联系我们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